作者: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超

 

     9月28日—10月11日,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超参加国内法律教育机构iCourt的美国行访学项目,和国内40名律师一起拜访了八家不同类型的美国律所,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来自硅谷的泛伟(Fenwick & West)律师事务所。

 

硅谷的法律发动机

 

     泛伟成立于1972年,从一开始就专注为硅谷高科技公司提供法律服务,经过40多年的发展,泛伟现在有律师350名,员工800多名。

 

     硅谷引领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,泛伟作为一家律所,见证了硅谷从0到1,再到N的过程。从英特尔、微软、甲骨文、思科,到谷歌、亚马逊、Facebook、Twitter、再到Dropbox、Uber等,都是泛伟的客户。这些客户,很多在车库创业时,就与泛伟开始了合作。我不禁感叹,是何种能力,让他们有这样的远见?

 

     首先是聚焦核心业务。泛伟服务于成长型的科技公司,成长型也意味着可能性和风险性。成长期,最需要的是资本和专利,资本是创业公司快速发展的奶源,技术则是科技公司的命根子,泛伟始终专注在这两点,连他们的诉讼业务,也定位专利诉讼。

 

     围绕这两个关键点,泛伟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融资、并购、上市、专利的实施、许可、交易、纠纷解决等业务线,这些业务线是对其业务聚焦点的深入。

 

     泛伟的业务定位,今天看来,也许并不创新,但如果回归到40年前,恐怕在美国也没有哪家律所,愿意专门为并不确定的“小客户”服务。

 

     其次是跨界思维与纵深服务。在泛伟的各项业务模块中,很多地方能看到其不断突破法律专业门类的特点。泛伟的数据库中,会定期公布各种研究报告,在他们看来,比客户更了解行业,把握足够多的信息,才是做好服务的前提。

 

     高科技公司的IPO,是泛伟的核心业务之一,泛伟在宣传这类业务时,不是说明他们IPO的服务流程如何,而是重点说明了他们在股票定价、IPO营销、信息披露方面的专长。泛伟在这些方面做纵深化的服务,恰恰能发挥独特专业价值。

 

     最后是开放协作模式。在泛伟的交流中,我不时的冒出一种感受,这到底是一家律师事务所,还是一家科技公司?泛伟的人才战略,围绕核心业务,吸纳各类专业人士加入。泛伟的知识产权团队中,有60位注册专利专家,很多具有高级技术学位和多个领域的实际业务经历,如电气工程学、化学和计算机科学。

 

     泛伟在提供服务过程中,除了最核心的专业律师团队,会充分与外部合作,吸纳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加入,组成项目团队,例如行业分析师、财务、金融、投资专业人士。在国内,我们经常强调一站式服务,要全面做大,泛伟这点则显得更务实,非常讲究借助外部力量,调动各种可合作的专业资源,以保证在该领域服务的精深化,既切实解决问题,又能兼顾成本。

 

     除了上述特点,在专业服务中,泛伟还打破了美国律师的工时收费制,独创了项目收费制,针对创业企业,更发明了延期付费制、律师费入股。我们最有兴趣的是律师参与创业企业的投资,但泛伟对此其实非常谨慎,他们认为要由专业的投资团队来判断。

 

创新的组织架构

 

     在我看来,首当其冲的是扁平务实的架构。泛伟的部门架构,讲求扁平化,打破了传统大所的层层架构设置,强调律所内部的协作。泛伟的合伙人只有一个层级,很多项目按照专业需求、特点,由相关领域的合伙人牵头组成最专业团队,一切从服务品质出发。

 

     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,使得律师可以很轻松的开启项目合作,并且有利于吸引优秀的法律毕业生,给新人更多锻炼机会,激发年轻律师的主动性。

 

     其次,专业复合的市场部也非常重要。泛伟所有的部门,都服务于一个宗旨,如何更好地保证律师的专业服务。其具体部门包括:市场部、IT部、财务部、人力资源部(负责员工福利、助理、秘书)、职业发展部(负责招聘、培训等),其中,市场部、IT部非常有特色。

 

     市场部除了负责事务所的品牌推广,更重要的是对律师和律所产品推广,市场部可能直接带来客户,但并非业务的独立核算主体,其宗旨是协助律师更好地连接客户。

 

     市场部有强大的知识库积累,律师的各种宣讲PPT,都可以快速生成,并根据律师需求进行修整,为律师节省了大量时间。市场部通过收集行业信息、数据,还会主动发起专项问题的研讨、沙龙,安排特定媒体投放,讲究信息传递的精准性。

 

     根据他们的介绍,市场部近期发起了 “医疗证据电子化”、“专利配比”等项目,并牵头合伙人和专业律师参与,这其实类似于产品发布会,而市场部承担了产品研发和推广的职能,区别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品牌推广。

 

     泛伟的市场部人员配置,讲究复合化,既有专业律师出身,更会吸纳技术背景、商业背景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,但他们强调,单纯的营销人员,并不适合做律师服务的市场,毕竟这是一项法律产品,在市场开发中涉及到专业问题时,必须以合伙人为主,但市场部会给与全面的配合。

 

     最后,还要具备能创收的IT部。泛伟的IT部门,其技术实力绝不亚于一家IT公司,用于办公及备份的就有300件物理服务器、600多件虚拟服务器。但IT部门在功能上又非常克制,出发点还是如何为客户服务,通过科技手段,降低律师成本、提高服务效率。

 

     IT部门基于律所的案例、客户资料、行业信息以及与律师业务相关的数据,建立了各种数据库,为律师的专业分析提供支持,并定期出品各类分析报告。

 

     泛伟12年前即着手研发第一款软件产品:虚拟空间存储,现在已经非常成熟。IT部门至今已经研发出70款法律相关的应用软件、50款其他应用软件,IT部上一年直接实现盈利500万美元。

 

     从行业发展看,技术驱动法律,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,律师的智慧无法替代,但软件、数据库,将取代律师的重复劳动,提高工作效率,为客户节省更多费用,并让律师的工作更有成就和快乐感。

 

开放平等的文化

 

     在美国拜访的多家律所,有一点感受颇深,美国律所从过去资本式扩张的模式,正回归到更加关注律师本身发展的路径上,任何一家律所,都在强调律所文化,如何通过文化聚合人才,将文化沉淀为最有价值的资本。

 

     泛伟无论内外,都很开放,对我们这些远到而来的中国同行,仔细说明他们的业务特点、律所管理,分享了执业经验,认真解答我们每一个问题,非常重视和我们的交流,而非留于形式。我想,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,才能接受更多新事物,始终保持在行业最前沿,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。

 

     泛伟在内部管理上,即便是最核心的薪酬分配,也是向所内公开,全部透明,薪酬分配由专门委员会统一负责,以计点制为基础,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机制,促成了更加公平合理的结果,保证了人才稳定性。

 

     泛伟对人才的引进和重视,超出我们的想象。参加现场分享交流的一位华裔律师说,他加入泛伟,经历了三轮面试,前后共有16位合伙人和他进行交流,最终才确定让他加入。

 

     泛伟的办公环境也非常赞,有顶尖的视频会议系统、超现代装备的办公室,也有非常艺术的公共区域,兼具硅谷的科技性能与律师的人文情怀。泛伟论规模并不算综合大所,却通过法律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。


--摘自:方圆律政